为了确保校园内师生的饮食安全与健康,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自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心、放心的就餐环境。
一、自查范围及目标
1. 覆盖全面:自查范围涵盖食堂所有环节,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烹饪以及供餐等全过程。
2. 明确目标: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查活动,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点,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自查频率与流程
1. 日常检查:每日由食堂管理人员对食材质量、环境卫生、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初步检查。
2. 专项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重点针对食品留样、消毒记录、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内容开展深入核查。
3. 综合评估:每季度进行全面综合评估,结合日常和专项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校方管理层审议。
三、责任分工
1. 食堂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安排自查工作,并监督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部门主管:具体执行各项检查任务,确保每个环节符合标准要求。
3. 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自查过程,主动报告发现的问题并协助整改。
四、问题处理与改进机制
1. 即时整改:对于现场能够立即解决的小问题,应迅速采取行动予以纠正。
2. 限期整改:针对较为复杂或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需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按期完成。
3. 持续优化:将每次自查中总结的经验教训纳入后续管理流程,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五、培训与宣传
1.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2.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自我保护技巧,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食品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我们有信心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用餐条件,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监督,携手共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