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音乐课堂上,我选择了经典曲目《踏雪寻梅》作为教学内容。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深受学生喜爱。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首先,《踏雪寻梅》的歌词描绘了古人寒冬时节骑驴赏梅的情景,充满了古典韵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我在课前准备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黄自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介绍,学生们对歌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了解了背景知识,但在演唱时仍然无法完全融入情感。这让我意识到,仅仅讲解背景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内心去体会歌曲的情感。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分段教学法,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逐一学习。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复杂的节奏和旋律。但是,我发现这种分段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整体把握歌曲时出现困难。因此,我决定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在熟悉每一部分的基础上,尝试完整地演唱整首歌,以增强他们的整体感和连贯性。
此外,我还注意到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旋律和歌词上,而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关注度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的时值、节拍的变化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总的来说,《踏雪寻梅》的教学让我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