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长江之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掌握歌词中的重要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长江之歌》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如“你从雪山走来”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长江风光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长江的魅力。然后提问:“大家觉得长江美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从而自然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长江之歌》。
(二)讲授新知
1. 作者简介:介绍王洛宾先生及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节奏、停顿以及情感投入。之后组织全班齐声朗读,加深印象。
3. 分析歌词带领同学们逐句分析歌词含义,并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于这些句子的理解。特别强调其中运用的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4. 视频欣赏:观看由不同艺术家演绎的版本,比较各个版本之间的异同点,进一步感悟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
(三)巩固练习
1.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我心中的长江”的手抄报或者PPT展示作品;
2. 开展一次小型朗诵会,请每位同学都上台表演一段自己喜欢的部分,互相交流心得体验。
四、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鼓励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继续关注并保护我们美丽的母亲河——长江。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整首《长江之歌》,下节课抽查;
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长江的历史文化故事,在下次课上分享给大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