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这首诗,掌握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讲述杜甫的生平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然后引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可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
3.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提问: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强调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4.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经典句子。
5. 拓展延伸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忧国忧民”的理解。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6. 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杜甫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杜甫及其作品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忧国忧民
广厦千万间
寒士俱欢颜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设计,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不仅能够理解并背诵这首诗,还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