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邑山中》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描写山中夜宿情景的诗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夜晚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原文如下:
浮云不共此山齐,
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
秋霜不改故山溪。
翻译: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这座山的高度相比,山间的雾气朦胧,让人越看越迷离。清晨的月亮暂时隐没在高大的树丛之中,秋天的霜冻也无法改变家乡山溪的清澈。
赏析:
首句“浮云不共此山齐”,通过对比浮云与山的高度,突出了山的巍峨壮观。次句“山霭苍苍望转迷”,进一步描绘了山间雾气弥漫的情景,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第三句“晓月暂飞高树里”,生动地刻画了清晨时分,月亮被树梢遮挡的情景,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最后一句“秋霜不改故山溪”,则表现了山溪的坚韧与不变,即使在寒冷的秋霜之下,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内涵。同时,诗人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家乡山水的思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