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文言文《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2025-06-09 11:28:33

问题描述:

文言文《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9 11:28:33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宋玉对楚王问》是一篇极为经典的散文作品。这篇作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展现了宋玉卓越的辩才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以下是本文的原文、翻译以及对其艺术价值的赏析。

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进曰《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翻译: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难道有什么不良行为吗?为何众多百姓都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道:“确实如此,我有不足之处。希望大王能够宽容我的过错,让我把话说完。有人在都城中歌唱,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这样的通俗歌曲,全国跟着一起唱和的人多达数千;接着唱到《阳阿》、《薤露》这样的中等曲调,跟着唱和的人就减少到几百;等到唱到《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曲子时,能跟着唱和的人不过几十;最后如果再加入复杂细腻的音律,全国能跟着唱和的人就只剩下几个了。这说明音乐越是高雅,能欣赏它的人就越少。”

赏析:

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通过比喻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宋玉对于自身处境的理解。他用音乐的不同层次来类比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既表明了自己并非有意孤芳自赏,而是因为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而难以被大众理解。同时,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困境——既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与偏见。文章语言优美流畅,逻辑严谨缜密,充分体现了宋玉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艺术才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