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而秋分,则是秋季里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一天,昼夜平分,天地间仿佛多了一份平衡与和谐。在古人的笔下,秋分不仅是自然界的变迁,更是情感与哲思的寄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最经典的十首秋分诗,感受古人对这个时节的独特情怀。
一、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中,“露从今夜白”点明了秋分时节的特征,露水开始变得洁白清冷。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以及战乱时期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二、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此诗通过描写秋分时节登高远眺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豁达。“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变化之中,别具一番韵味。
三、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以山水田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尤为经典,不仅写出了秋分夜晚的宁静美好,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四、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打破了传统文人悲秋的基调,他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秋天,认为秋日比春天更加壮美。“晴空一鹤排云上”这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秋日的开阔与高远。
五、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荷叶凋零、菊花残败的描写,强调了即使在万物衰败之时,依然有值得珍惜的美好事物存在。“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既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六、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重逢的期待。“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七、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一幅丰收在望的乡村秋夜图景,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八、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这首诗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分时节的景色,“碧云天,黄叶地”勾勒出了秋天特有的色彩,“山映斜阳天接水”则营造出了一种开阔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十、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生动地再现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诗篇或抒发思乡之情,或表达人生感慨,或展现自然之美,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关于秋分的瑰丽篇章。当我们再次吟诵这些诗句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感受那个时代的秋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