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7 01:19:46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承载了周代社会的诸多情感与文化内涵。其中,《邶风·击鼓》是一首充满悲壮色彩的作品,表达了士兵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战鼓擂得震天响,战士们挥舞着兵器跃跃欲试。国内有人在修筑城墙,而我却不得不向南方出征。

跟随将军孙子仲,去平定陈国和宋国的纷争。无法与家人团聚归乡,心中满是忧虑。

哪里可以安身?我的马儿又跑到了何处?到哪里寻找它呢?或许就在树林深处。

无论生死离别,我们曾经约定共同度过。紧紧握住你的手,与你共度一生。

唉,相隔太遥远了,不能与你相聚;唉,誓言难以实现,不能再相信它了。

深度解读:

这首诗通过一位普通士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开篇描绘了紧张的军事氛围,“击鼓其镗”不仅烘托出战场的紧迫感,也暗示了士兵内心的不安。“土国城漕”一句则将自己与其他从事和平劳动的人对比,突出了个人命运的不幸。

中间部分描述了漫长的征战过程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这一句,道出了人类对于爱情与承诺的执着追求,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依然渴望与爱人相伴到老。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于嗟阔兮,不我活兮”,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这种失落感,感叹誓言无法兑现,令人唏嘘不已。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富有感染力,通过对个体经历的叙述反映了整个时代的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