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一篇经典散文,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作者情感的优秀文章。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展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与秀美。
文章开篇以“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三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接着,作者从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角度,描写了三峡的山势、水流以及两岸的自然景观。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峦层叠、高耸入云的景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则写出了夏季江水上涨、船只难以通行的状况,突出了三峡地形险峻的特点。
在描写春冬之景时,作者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来展现江水清澈、倒影如画的画面,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同时,“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更添动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结,借猿猴的啼叫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对三峡山水的深情与感慨。这种由景及情的写法,使得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也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学习《三峡》,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更要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也寄托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文章的语言凝练、结构严谨,是学习古文写作的典范。
总之,《三峡》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