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老屋的木桌上,空气中弥漫着艾草与粽叶的清香。我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根细长的丝线,颜色斑斓,像是被阳光染过一般。这是一根“栓五色丝线”的习俗,是母亲从小便教给我的。
小时候,每逢端午,母亲总会提前几天准备五种颜色的丝线——红、黄、蓝、绿、黑,分别象征着五行、五方和五德。她会将这些丝线编织成一条条小绳,然后系在我的手腕上,说是能驱邪避灾,保佑平安。那时的我不懂其中的深意,只觉得好看,还总喜欢把线头咬来咬去,惹得母亲笑骂:“小馋猫,别把线咬断了。”
长大后,我渐渐明白,这五色丝线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它承载着祖辈的智慧与祈愿。红色代表热情与勇敢,黄色象征丰收与富足,蓝色寓意宁静与智慧,绿色代表生机与希望,黑色则象征沉稳与力量。五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就像人生中的各种经历与情感,彼此交织,缺一不可。
今年端午,母亲年事已高,手脚不再灵活,却依然坚持亲手为我编线。她的手指有些颤抖,动作也不如从前利索,但我依旧感受到那股熟悉的力量。她一边编一边轻声说着:“线要拴紧一点,日子才能过得踏实。”那一刻,我忽然眼眶发热,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个被母亲牵着手、听着故事长大的孩子。
栓五色丝线,不只是一个节日的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懂得,生活中的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意义,每一段经历都值得珍惜。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便能走得坚定而从容。
如今,我也学会了自己编线,虽然不如母亲那般灵巧,但每一根线都饱含着我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赛龙舟的日子,更是我们铭记传统、感受亲情的时刻。那一根根五色丝线,串起的不仅是节日的喜庆,更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像那五色丝线一样,色彩斑斓,坚韧不拔,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