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黔之驴阅读答案】《黔之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收录于《三戒》之中。文章通过一个驴子在贵州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揭示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道理,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自以为是的人的讽刺。
一、内容概述
故事讲的是,有一头驴被运到贵州,当地人不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就把它放在山里。后来,一只老虎发现了这头驴,但因为不认识它,不敢贸然靠近。于是,老虎开始观察驴子的行为。驴子一开始只是叫了几声,老虎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后来,驴子又踢了一脚,老虎这才意识到它可能不是普通的动物,便更加小心地试探。
最终,老虎发现驴子除了叫和踢之外,没有其他本事,于是趁机将它吃掉了。
二、主题思想
1. 虚张声势终将暴露
驴子虽然看起来庞大,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领,只会叫和踢,结果被老虎识破,最终丧命。这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的实力,只靠表面的气势来吓唬别人,终究会被揭穿。
2. 观察与判断的重要性
老虎在面对陌生事物时,并没有盲目行动,而是先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试探,最终才做出决定。这告诉我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要冷静分析,不能轻举妄动。
3. 警惕外表强大者
驴子虽然体型大,但内在空虚,反而成为老虎攻击的目标。这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的强大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三、人物形象分析
- 驴子:象征那些没有真本领、只会装腔作势的人。它不懂得隐藏自己,反而不断展示自己的“本事”,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 老虎:代表智慧与谨慎。它不轻易动手,而是通过观察和试探来了解对手,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四、写作特点
1. 语言简练
柳宗元用极为简洁的语言讲述了整个故事,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2. 寓言手法
通过动物之间的互动,传达深刻的道理,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受到启发。
3. 讽刺意味
文章表面上讲述一个动物故事,实则暗含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欺世盗名”行为的讽刺。
五、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示例)
1. 为什么老虎最后吃掉了驴子?
答:因为老虎经过观察,发现驴子除了叫声和踢腿之外,没有其他本领,于是认定它并不强大,最终将其吃掉。
2.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只靠表面气势吓唬人的人,最终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3. “黔之驴”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黔之驴”象征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喜欢炫耀自己、自以为是的人。
六、总结
《黔之驴》虽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是一篇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寓言。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初中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不仅要掌握其字面意思,更要深入体会其中的哲理,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