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事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学会围绕一个中心事件进行描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模仿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写事作文的“起因—经过—结果”结构,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生动具体。
- 难点:如何在写作中突出主题,避免内容空洞或偏离中心。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相关范文、图片、视频素材、写作提纲卡片。
-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回忆自己经历的事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件让你印象特别深的事情?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随后出示课题《小学语文写事作文教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讲解写事作文的要素(10分钟)
1. 什么是写事作文
写事作文是通过叙述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或传递某种道理的文章。
2. 写事作文的结构
- 开头: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信息。
- 中间:详细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
- 结尾:总结这件事带来的影响或感悟。
3. 写作技巧提示
- 用具体的细节描写让故事更真实。
- 注意时间顺序,条理清晰。
- 可以加入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三)范文分析(10分钟)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写事作文范文,如《一次难忘的运动会》或《我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 作者是怎么开始讲述的?
- 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精彩的部分?
- 最后作者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件事写得生动有趣。
(四)写作实践(20分钟)
1. 确定写作内容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如一次比赛、一次旅行、一次帮助别人等。
2. 列出写作提纲
教师提供写作提纲模板,学生根据提纲构思自己的作文
- 事件名称:
- 时间、地点:
- 主要人物: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感受/体会:
3. 独立写作
学生根据提纲开始撰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交流展示(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出简短评价(如“我觉得……最吸引我”、“如果我能再写一点……会更好”)。教师适时点评,肯定优点,指出可改进之处。
(六)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写事作文的关键在于“有内容、有细节、有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勤于动笔,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
请学生回家后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字数不少于300字。下节课将进行优秀作文评选,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墙报上展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经历,结合范文分析与写作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今后应更加注重个别辅导,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