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中班环保教案:大家都来减少噪音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班环保教案:大家都来减少噪音,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9:45:17

中班环保教案:大家都来减少噪音】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噪音,知道噪音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控制声音,养成轻声说话、轻拿轻放物品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减少噪音、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活动准备:

- 音频设备(播放不同声音的片段)

- 图片或视频素材(如工地施工、汽车鸣笛、人多嘈杂的场景等)

- 一些日常用品(如小铃铛、沙锤、纸张等)

- “安静小卫士”贴纸或徽章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听一听,猜一猜(5分钟)

教师播放几种不同的声音(如汽车喇叭、打桩机、小朋友大喊、风吹树叶等),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并说说这些声音听起来舒服吗?哪些是“吵人的声音”?

2. 讨论环节:什么是噪音?(8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刚才听到的声音中,哪些让你觉得不舒服?”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像汽车鸣笛、建筑工地的声音、大声喧哗等都是噪音。

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噪音来源。

3. 情境体验:我们来当“安静小卫士”(10分钟)

教师设置几个情境,如“图书馆里”、“午睡时间”、“教室上课时”,请幼儿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尝试用轻柔的动作和语言表达。

例如:轻轻翻书、小声说话、走路不发出脚步声等。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发放“安静小卫士”贴纸,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4. 实践操作:我来设计“静音小工具”(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如纸杯、棉布、泡沫板等,让幼儿动手制作简易的“隔音小道具”。

例如:用棉布包裹玩具,使其声音变小;用纸杯制作“悄悄话筒”等。

完成后,幼儿可以互相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总结提升:大家都来减少噪音(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提问:“我们可以怎样做才能减少噪音?”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不大声喊叫、不乱扔东西、不在公共场所高声说话等。

最后,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中设立“安静角”,鼓励幼儿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使用。

- 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在家也注意减少噪音,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开展“寻找生活中的噪音”活动,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噪音。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听觉体验、情景模拟和动手操作,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噪音的初步认知。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进一步深化幼儿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

备注: 本教案内容为原创撰写,避免了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适合用于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