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一、课文简介: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出自他的《旅途随笔》。文章描写的是作者在广东新会的一次游览经历,他亲眼目睹了一棵大榕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儿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二、生字词积累:
- 巢(cháo):鸟的窝。
- 颤动(chàn dòng):轻微地摇动。
- 应和(yìng hè):声音、动作等相呼应。
- 静寂(jìng jì):安静,没有声音。
- 留恋(liú liàn):舍不得离开。
- 颤音(chàn yīn):声音微微发抖的音调。
三、课文内容梳理:
1.
作者和朋友乘船前往“鸟的天堂”,途中看到一棵大榕树,枝干繁多,叶子密密层层,像一座绿色的宫殿。
2.
到达后,作者发现这棵树上几乎没有鸟的声音,只有蝉鸣。他感到有些失望,以为这里并没有鸟。
3. 第三段:
不久之后,鸟儿们突然从四面八方飞来,整个树林充满了鸟的叫声和飞翔的身影,场面非常热闹,仿佛一个真正的“鸟的天堂”。
4. 第四段:
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流连忘返,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四、写作特色:
1. 描写生动形象:
巴金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榕树的茂盛和鸟儿的活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语言优美流畅: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3. 情感真挚自然: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五、主题思想:
《鸟的天堂》通过描写一棵大榕树和众多鸟儿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六、课堂讨论问题:
1. 为什么作者一开始觉得“鸟的天堂”没有鸟?
2. 你认为“鸟的天堂”为什么会成为鸟的乐园?
3. 你有没有去过类似的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七、拓展延伸:
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你心目中的“鸟的天堂”,或者画一幅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画,表达你对自然的热爱。
八、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写一段话,描写你见过的最美丽的自然风景。
总结:
《鸟的天堂》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篇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它让我们懂得要珍惜自然、爱护环境,也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