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熊妈妈,几点了】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时间是一个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为了让幼儿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理解“整点”和“半点”的基本含义,本次教学活动以“熊妈妈,几点了”为主题,通过故事化的情境引导幼儿认识钟表,学习看整点和半点,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时间意识。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时针、分针,初步理解整点和半点的概念。
2. 能力目标:能正确辨认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增强时间观念。
三、活动准备:
- 一个大钟面模型(可自制或购买)
- 各种小动物头饰(如熊妈妈、小兔子、小猴子等)
- 钟表卡片(显示不同时间点)
- 故事图片若干
- 活动背景音乐(轻柔的儿歌)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戴上熊妈妈的头饰,用亲切的语气讲述:“小朋友们,今天熊妈妈要开一个‘时间小课堂’,我们一起来看看熊妈妈的一天吧!”
接着出示一张熊妈妈起床、吃早餐、做家务、睡觉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熊妈妈早上几点起床?中午几点吃饭?晚上几点睡觉?”通过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2. 新授环节:认识钟表,学习整点和半点
教师拿出钟面模型,介绍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讲解“时针”和“分针”的作用,并通过动画或实物演示,展示整点和半点的表示方法。
- 整点: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某个数字时,就是这个数字的整点时间。
- 半点:当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中间时,就是这个数字的半点时间。
例如: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点整;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3和4之间,就是3点半。
3. 游戏互动:我来当小老师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张钟表卡片,要求根据卡片上的时间,摆出对应的钟面模型。完成后,请小组代表上台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其他幼儿进行补充或纠正。
4. 拓展活动:时间小侦探
教师播放一段熊妈妈一天生活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找出其中的时间点,并说出是几点整还是几点半。例如:“熊妈妈早上8点起床,9点半吃早饭,下午3点去公园,5点回家。”
5. 总结提升:时间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要知道时间呢?”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按时吃饭”、“按时上学”、“按时睡觉”等,帮助幼儿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五、延伸活动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钟表玩具,供幼儿自由探索。
- 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制作“时间小日记”,记录每天的重要时间点。
- 开展“我是小小时间管理师”活动,让幼儿尝试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游戏和操作,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间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时间内容,如引入“分钟”和“秒”的概念,逐步深化幼儿的时间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