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该病多因长期大量饮酒引起,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与脾虚湿热有关。针对这一病症,传统中药方剂“葛花解酲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配合加减使用后,对改善患者症状、调节肝脏功能具有较好效果。
本研究选取了40例确诊为脾虚湿热证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葛花解酲汤加味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了其他类型的肝病及严重并发症。
治疗期间,患者每日服用由葛花、白术、茯苓、泽泻、砂仁等组成的葛花解酲汤加味方剂,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组成,如加入黄连以清热燥湿,或加用党参以健脾益气。疗程为8周,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GGT)以及腹部B超结果,评估病情变化。
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ALT和AST水平显著下降,部分患者脂肪肝程度减轻。同时,患者在食欲、乏力、腹胀等症状方面也有所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此外,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该方剂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葛花解酲汤加味在治疗脾虚湿热型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辅助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未来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