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课件】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疼痛,常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该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
二、传播途径
1.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周围人群。
2. 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3. 间接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洗手而感染。
三、易感人群
- 5岁至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是主要易感人群。
- 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 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
四、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
- 腮腺肿胀:通常先单侧肿胀,随后发展为双侧。
- 疼痛:咀嚼或张口时疼痛加剧。
- 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
- 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恶心等。
五、并发症
虽然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人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 脑膜炎或脑炎: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
- 睾丸炎或卵巢炎:常见于青春期后的男性或女性。
- 胰腺炎: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
- 听力损伤:少数患者可能因病毒感染影响听神经。
六、诊断方法
1. 临床诊断: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或唾液检测病毒抗体或病毒核酸,确认感染。
七、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 退热止痛: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发热和疼痛。
- 休息与营养:保证充足休息,进食软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隔离治疗:患者应在家隔离,防止传染他人。
八、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
- 推荐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MMR)联合疫苗。
- 儿童应在1岁半至2岁时完成第一剂,4至6岁时接种第二剂。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 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
- 适当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4. 做好隔离工作:
- 患者应居家隔离至少7天,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 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和通风管理。
九、结语
流行性腮腺炎虽属常见传染病,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和危害。家长和学校应高度重视,积极宣传防病知识,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