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泌(《胡蝶儿》)】在唐宋诗词的长河中,张泌的名字虽不如李白、杜甫那般响亮,却也以其细腻婉约的笔触,在词坛上留下一抹独特的色彩。他的作品多以闺怨、春思为主,情感缠绵,意境幽远。其中,《胡蝶儿》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胡蝶儿》全诗如下:
> 胡蝶儿,
> 翻飞不避春烟细。
> 玉阶空伫立,
> 一尺画堂深。
> 梦断西窗雨,
> 声声滴到明。
这首词以“胡蝶儿”为题,看似写蝶,实则借蝶抒情。首句“胡蝶儿,翻飞不避春烟细”,描绘出蝴蝶在春日轻盈起舞的姿态,仿佛与春风融为一体。然而,这看似自由的飞翔,实则是诗人内心孤独的映照——蝴蝶虽飞,却无处安栖;人虽在世,亦难觅知音。
接下来,“玉阶空伫立,一尺画堂深”,将视角转向庭院中的女子。她独自站在玉阶之上,目光所及,是那一尺之遥的画堂深处,却无法触及。这里,“一尺”并非实指距离,而是强调心理上的隔阂与疏离。她等待的,或许是心中之人,也或许只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梦断西窗雨,声声滴到明。”最后一句,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夜雨敲窗,梦醒时分,思绪被雨声唤醒,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声声滴到明”不仅写出了雨声的连绵不断,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如雨般绵长,直至天明。
张泌的《胡蝶儿》虽短,却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寂寞与无奈。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在那个没有现代通讯的时代,人们的情感往往只能寄托于风月、花鸟之间,而张泌正是用他那温柔的笔触,将这些无声的心事化作了永恒的文字。
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它的语言优美,更因为它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那份对爱的渴望、对思念的执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重读《胡蝶儿》,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感受那份古典之美,也让心灵在喧嚣中找到一丝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