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读后感(作文1200字及读后感作文)】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唐诗宋词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而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情感。《登高》一诗,是杜甫晚年所作,虽短短八句,却道尽了人生百味,也让我在阅读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登高》全诗如下: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当时他已年过半百,身体多病,生活困顿,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肃杀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忧愤与悲凉。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满面风霜的老者,独自登上高山,面对苍茫天地,内心翻涌着难以言说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的画面。风声呼啸,天空高远,猿猴的啼叫显得格外凄厉,水中的小洲清澈见底,白色的沙滩上,鸟儿盘旋飞回。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绪的映照。风急天高,象征着环境的恶劣;猿啸哀,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这种由景入情的写作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情感张力。
接下来的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深化。落叶纷纷,江水奔流不息,这一幕既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也让人体会到时间的无情。诗人站在高处,俯瞰这一切,心中不禁生出一种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江水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杜甫一生漂泊,四处流浪,常常身处异乡,无法安定下来。而到了晚年,身体又多病,只能独自登高,面对苍茫大地,心中充满了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这里的“万里”与“百年”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人生的漫长,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将全诗推向高潮。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历经磨难,岁月无情,白发渐生,身心俱疲。曾经的豪情壮志早已被现实的残酷所击碎,连饮酒都无法再继续。这种深深的无力感,令人动容。诗人在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或悲伤,而是用一种含蓄的方式,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他的痛苦与无奈。
读完《登高》,我不禁为杜甫的才华所折服,也为他的命运感到惋惜。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充满理想与追求的一生。尽管身处逆境,他仍然坚持用诗歌记录时代,表达人民的疾苦,展现自己的情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与铭记。
同时,这首诗也让我思考起自己的人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压力所困扰,有时甚至迷失自我。但杜甫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醒。他的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
总之,《登高》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让我明白,人生虽有风雨,但只要心中有光,就能找到前行的方向。杜甫的诗,穿越千年,依然打动人心,给予我们力量与启示。